慈禧太后與鳳紋瓷器
慈禧太后(1835年11月29日-1908年11月15日),那拉氏,出身於滿洲鑲藍旗(後抬入滿洲鑲黃旗)一個官宦世家。清文宗咸豐皇帝的妃子,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,以皇太后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,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,為期僅次於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。
歷代以來,龍代表皇帝,而鳳則代表皇后。雖然鳳也是雄性,然而隨著歷史的演進,大家也就習以為常了。慈禧太后在位時,除了製作龍紋飾官窯瓷器以外,更加強製作鳳紋飾瓷器,如清光緒青花鳳紋碟,為慈禧太后專用的紋飾。
![]() |
清光緒青花鳳紋碟,2011年香港中聯國際2011秋季藝術品拍賣品。 |
清華園與清華大學
清華園,清朝皇家園林,始建於康熙年鑒。最初為熙春園,後分為春澤園與涵德園,春澤園後更名近春園,涵德園後複名熙春園。道光皇帝死後,皇四子奕詝繼承帝位為咸豐帝,為五弟奕誴親書匾額,改名為「清華園」。1860年,英法聯軍焚毀近春園,清華園倖免。奕誴死後,長子載濂繼承,因載濂弟端郡王載漪為義和團在園內「設壇舉事」,後清華園被收回荒廢。外務部為游美學務處上奏獲得此地建設肄業館,改名為清華學堂,1911年開學,1913年清華學校將近春園等地併入。最初為清政府利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所建立留美預備學校「遊美學務處」及附設「肄業館」,自1925年始設大學部。
清華珍品—鳳紋蓋碗
官窯瓷器多以黃帝年號作為款識,但歷代常有以堂號或吉語作為款識的瓷器,常為人所忽略。清華珍品乃清光緒官窯,應是清華園的瓷器。由於數量稀少,一般人不識,因此也不見仿品。
此蓋碗上各畫有四個紅色鳳紋,胎質細膩輕薄典雅。碗底與上蓋已釉下青花書寫“清華珍品”四字。由於上層透明釉非常的薄,因此看起來好像書寫在釉層表面。由鳳紋飾推測,此蓋碗應與慈禧太后脫不了關係。
光绪朝慈禧當政,在其授意下景德镇御窑場燒造了一批以團鳳纹為主题纹飾的器物,為中國瓷器史上留下了特殊的一页。 碗形寬大,口沿描金,外壁繪五组礬红彩描金團奉圖案,團鳳體態較此前各朝鳳纹高大,為晚清政情特有之反映。
![]() |
大清光緒年製 慈禧太后用瓷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